为什么,就是虚衔太多,蒙荫过滥,举荐入仕者泛滥的原因。
蒙荫不说了,武将有了战功,文臣有了政绩,皇上大笔一挥,奖赏上就有一条蒙荫,让功臣子嗣蒙荫入仕,当然是个虚衔,某某县尉等等。
但是这就是有了公务员的身份了,在一般人看来遥不可及的官身就蒙荫获取了。
等到子嗣大了,老爹用些手段,就可以用这个蒙荫入仕的虚衔推动子嗣进入官员体例。
比如给内阁阁老或是吏部尚书、侍郎上礼,游走一番,最后捞一个实职,这就是真正的入仕了。
再比如因孝行等被举荐入仕等等。
还有举人入仕,只要考取举人的功名,在大明来说就可以取得官身了。
当然了前提是你家族得有些财力,推动你走动官场,有人举荐,然后去吏部活动,获取实职。
比如陈新甲就是如此入仕的,如今也成为了大明四位宰辅之一,人臣巅峰。
种种非科举入仕的官员人数远远在科举入仕的官员之上。
这就是一种很不公平的体现,也造成一些寒门士人的离心离德,而且这些入仕的官员鱼龙混杂,可用的官员可能一成都没有,反而腐坏官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